重大主題及管理方針

訂閱電子報

請輸入電子信箱

請輸入正確格式的電子信箱

Sending...

Error, please try again later

${ responseMsg }

聯絡我們

若您有 ESG 相關問題或建議,請聯繫我們。
聯絡信箱:ESG@wistron.com

重大主題及管理方針

重大主題及管理方針

重大主題及管理方針

緯創每年進行一次重大性分析,依據GRI永續性報導準則與AA 1000 SES利害關係人參與標準,執行重大性分析,透過四大步驟鑑別緯創2024年永續報告的重大主題。緯創根據GRI通用準則2021(GRI Universal Standards 2021)的GRI3:重大主題(Material Topics 2021),整合價值平衡聯盟(Value Balancing Alliance, VBA)、哈佛商學院「影響力加權會計(Impact-Weighted Accounts)」研究計畫與倫敦標竿群組(London Benchmarking Group, LBG)等機構發展之經濟、環境及社會層面衝擊評估方法學,以及納入歐洲財務報導諮詢小組(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 EFRAG)所建議的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原則,建構以衝擊為基礎的重大性分析流程,以四大步驟辨識重大性議題,結果經由董事會決議通過,決定17項永續議題,作為2024年永續報告的重大主題,並進一步結合組織的風險管理流程(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鑑別風險類型、嚴重程度與發生頻率,並擬定風險減緩措施。經由第三方驗證單位台灣衛理國際品保驗證股份有限公司依據GRI Standards及AA1000AS v3第二類型高度保證等級進行查證取得確信聲明書,確認資訊揭露的邊界與範疇,同時也作為訂定永續長期目標的基礎。分析流程如下:


重大性分析

緯創同時考量動態重大性與雙重重大性的概念,從內/外部利害關係人關注度、組織營運衝擊、永續發展衝擊三個面向,進行重大性分析。在永續發展衝擊上,同時整合衝擊評估的貨幣化與非貨幣化的評估方法,貨幣化評估方法是緯創定期執行的永續影響力評價;非貨幣化評估方法則在年度重大性調查過程才執行。
 
問卷一 內/ 外部利害關係人關注度
問卷二 組織營運衝擊
問卷三 永續發展衝擊

內/ 外部利害關係人關注度

緯創透過問卷調查內外部 7 類利害關係人對於ESG 議題的關注度,共計532 位利害關係人參與。包括:
  • 客戶(30 份)
  • 員工(168 份)
  • 供應商(257 份)/ 承攬商(29 份)
  • 股東/ 投資人(19 份)
  • 政府/ 主管機關(6 份)
  • 非營利組織/ 社區(20 份)、媒體(3 份)

組織營運衝擊(Inward Impact)

ESG 推動鏈結緯創業務發展核心,是緯創資通驅動企業永續的重要原則,總共 6 位高階主管長官參與調查,從財務重大性角度探究各項永續議題對公司營運的影響程度,排序議題的重要性。包含:
  • 營收
  • 員工向心力
  • 客戶滿意
  • 營運風險
  • 品牌形象

永續發展衝擊(Outward Impact)

緯創邀請內部推動ESG 相關核心團隊共 27 位主管與同仁參與永續發展衝擊評估,利用衝擊評價(Impact Valuation)衡量上游、緯創自身營運與下游產品與服務,造成的正向或負向、潛在或實際、衝擊程度、發生機率等因素,並設定衝擊嚴重程度與發生機率的門檻值,達門檻值之衝擊,則將其歸納為緯創造成或促成的顯著衝擊,進而排序ESG 議題;同時整合定期執行的貨幣化分析結果,依據貨幣化的價值,選定具影響性與重大性的議題。
 
  • 緯創永續性衝擊評估-非貨幣化
  • 緯創永續性衝擊評估-貨幣化


  1. IRIS(Impact Reporting & Investment Standards)為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 GIIN)開發用於衡量企業社會、環境和經濟績效的標準化指標架構,以提升影響力投資的可比較性
  2. 外部性(externality)指緯創營運活動與各類資本間的依存互動對人類生活福祉帶來正向或負向影響,但不因此從中直接獲得利益或承擔成本。緯創依循自然資本議定書(Natural Capital Protocol)、社會與人力資本議定書(Social & Human Capital Protocol)及ISO 14008:2019環境衝擊與相關考量面等評估架構,結合哈佛商學院的影響力加權會計(Impact-Weighted Accounts, IWA)與價值平衡聯盟(Value Balancing Alliance, VBA)的評價方法,將不同的環境及社會外部性轉換為易於理解及權衡的貨幣語言
  3. 附加價值收入(Gross Value added, GVA)是評估企業營運過程的中間投入與最終產出之間的差異,同時考量原始投入及公共支出,這些經濟活動為不同利害關係人帶來的利益
  4. 推升供應鏈產值採投入產出分析模型(Input-Output Model)計算,包含因採購需求帶動產業鏈供需效應衍生的經濟效益,以及伴隨而來的環境議題及創造的就業機會與薪資收入,參考來源包含產業關聯統計編製報告(主計處,2025)、綠色國民所得帳編制報告(主計處,2021)、能源平衡表(能源局,2021)及 EXIOBASE 2 資料庫等。因主計處產業關聯表更新,故同步追溯調整歷年分析結果
  5. 環境外部性影響因子包含溫室氣體、空污、廢水、廢棄物及水資源耗用所衍生的碳社會成本、人體健康損失成本及生態系統損害成本,貨幣價值轉換參考 US EPA (2016)及OECD (2012)
  6. 職災事件衍生的社會成本考量員工為避免職災的願付價值及職災事件衍生的醫療資源投入進行計算,方法學參考 UK HSE (2017)、Jiune-Jye Ho (2005)及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3)
  7. 健康風險管理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提早發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等族群,並制定各項計畫使員工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得到適當的控制,相關係數參考 WHO (2008)及 Chieh-Hsien Lee (2009)
  8. 就業力及未來收益是評估同仁因接受公司培訓計畫而獲得專業技能與知識,不僅提升生產力,也為職涯發展帶來更好的就業力,參考來源為VBA (2021)。因員工培訓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已反映在公司財報,故該指標僅評估受過公司培訓的員工在轉職後為因收入變化對生活福祉產生的貢獻
  9. 社會投入參與價值參考倫敦標竿管理集團(London Benchmark Group, LBG)社區投資評估機制,計算公益活動投入的現金、物資、時間及管理成本,以評估與分配各項專案的量化效益
  10. 產品及服務聚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顯示器及VOIP Phone,考量銷售金額與客戶產業產值之供需關係,評估產品銷售創造的間接經濟價值,以及產品環境友善設計與產品使用及廢棄處置階段衍生的環境外部效益與成本
  11. 考量各國經濟條件差異,價值化係數以各地區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衡量的人均國民總所得(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進行調整,並考量通膨及匯率因素,將時間邊界拉齊至以2018年為基準之貨幣價值,方法學參考 OECD (2012) 及 PwC UK (2015)
  12. 衝擊對象的「社會」指有共同規範、共同價值觀與共識,能促進群體內部與群體之間合作的人際網絡(社會及人力資本議定書,2019);「環境」指地球上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之存量(例如:植物、動物、空氣、水、土壤、礦物)聯合對人類產生之利益或服務的流量(自然資本議定書,2016);「外部員工」為供應商或承攬商員工;「內部員工」為緯創員工



公司治理

創新價值

環境保護

社會共融



排序重大性議題

依據上述步驟三的篩選原則,同時考量每個議題受影響程度與廣度加以排序,最後決定17 個重大議題依序如下,並向董事會報告。

雙重重大性

○:代表ESG 對組織營運衝擊或永續發展衝擊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重大議題與價值鏈關係
環境保護
社會共融
公司治理
創新價值
重大主題 對緯創的重要性 價值鏈上衝擊發生位置
組織內 上游 下游
緯創 子公司 零件 耗材 設備 客戶
氣候策略與能源管理 響應全球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挑戰,緯創邁向低碳轉型目標,積極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以強化營運韌性,依循國際標準設定減碳目標,積極導入節能減碳專案措施以降低整體碳足跡,提升營運競爭力。
水管理 緯創產品製程多為組裝,無大量用水需求,水資源管理以日常節水、實踐水回收及廢污水管理為主,並收集用水數據,定期監控水質及用水情況,不定期推廣節水活動,以達到水資源保護之目的。
空污與廢棄物 透過廢氣處理設備及定期採樣檢測,減少空污對環境影響;積極推動廢棄物減量與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的產出。
重大主題 對緯創的重要性 價值鏈上衝擊發生位置
組織內 上游 下游
緯創 子公司 零件 耗材 設備 客戶
多元與共融 多元而包容的文化可為組織帶來正向影響,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延攬全球多元人才,積極推動男女性別平等,並聘用當地人才從事主管職務,落實人才在地化管理。
人才吸引與留任 擁有質量俱佳的人才庫,係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本,緯創以多元措施打造一流職場環境,提供優於法令福利制度、多元的健康支持活動,致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提升員工的工作表現,讓同仁以身為緯創人為榮。
人才培育與發展 為協助同仁職能發展,緯創提供多元學習管道及訓練體系,積極提升組織競爭力以應對市場挑戰。
職場安全與健康 員工健康與職場安全係企業永續發展的基礎,緯創依循國際標準打造能讓員工安心的工作環境,確保高效率的營運表現。
商業與人權 建立人權政策與盡職調查流程,透過人權風險評估辨別高衝擊議題,推動減緩與補救措施,尊重與保護上下游價值鏈以及緯創自身營運的工作者人權。
社會參與 在公益活動上聚焦「環境」暨「人文」二大方向,與具有相同理念的公益夥伴,進行多元化專案的合作;對外則參與公共倡議、發揮政策影響力等。
重大主題 對緯創的重要性 價值鏈上衝擊發生位置
組織內 上游 下游
緯創 子公司 零件 耗材 設備 客戶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正直與誠信經營係企業永續之根本。除遵循國內外法規,緯創以高標準自律以不負股東所託,確保在所有業務往來中保持最高的道德行為標準,以促進公平、公正的商業環境。
風險與危機管理 緯創建立風險管理機制,落實風險控管、調適與流程檢驗程序,以強化營運韌性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
永續供應鏈 透過客戶群的需求,垂直整合產業鏈,發揮緯創的採購影響力,協助供應商提升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倫理規範及管理五大面向。
資訊安全與隱私 鑑別資訊安全風險,針對資訊安全管理相關政策進行教育訓練,提升整個資通安全能量,強化組織對資安事件與威脅之韌性。
重大主題 對緯創的重要性 價值鏈上衝擊發生位置
組織內 上游 下游
緯創 子公司 零件 耗材 設備 客戶
產品研發與創新 以創新引領永續,緯創積極於設計端導入永續思維,降低產品對環境衝擊,以科技力創造更美好生活。
循環經濟 提供從搖籃到搖籃的再生循環綠色服務,提供環保材質,減少使用塑料,實現工業循環再生的理念。
綠色產品 在產品設計階段即考量到無使用有害原物料、提升產品效能、容易拆解或回收等,降低產品對環境的衝擊影響,並遵循相關法規以確保產品健康與安全。
客戶關係 企業核心競爭力來源於與客戶建立永續而密切的合作關係。緯創經由企業永續經營與社會責任管理系統持續深化客戶的信賴。



重大主題與風險管理
 
風險類型 風險描述 減緩措施 嚴重程度 發生頻率 對應重大議題
合規
違反環保、健康與安全相關法律與法規(未遵循環保法令及職安法令)
1.定期法規查核
2.導入國際標準ISO45001、ISO14001制定職業安全衛生、環境政策與管理系統,持續有效管理
3 2
  •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 職場安全與健康
策略 永續相關專案投資項目產生負面的ESG影響或相關爭議 投資前後均有專案管理團隊依程序進行風險管控 3 2
  •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 風險與危機管理
合規 未能落實內部控制各項法遵預防性及偵測性的活動 定期檢審現有制度與人員配置以因應及落實定期檢核、督促承辦人員對於法令事項之遵循機制 3 2
  •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 風險與危機管理
策略 未能建立降低風險之回應計劃 建立降低風險之回應計劃 2 1
  • 風險與危機管理
策略 董事會未對風險進行辨識、評估,高階主管未提出改善風險計畫 對上由審計委員會協助董事會執行風險管理職責,董事會核定風險管理政策與相關規範。對下審計委員會下設風險管理小組,由各單位最高主管擔任小組成員,會同營運單位相關人員落實風險管理 3 2
  •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 風險與危機管理
營運 供應商未採取減碳計畫或提供不完善的減碳計畫 1.盤點供應商碳排數據
2.執行盤點供應商減碳計畫
3.訂定供應商減碳目標
3 2
  • 永續供應鏈
  • 氣候策略與能源管理
營運 供應商無法配合執行CSR規範,包括:新冠疫情影響勞動工時、國外勞務問題、人權問題等 1. CSR審查納入供應商評鑑作業
2.定期執行供應商SAQ審查
3.建立供應商動態管理機制
4 2
  • 永續供應鏈
  • 商業與人權
營運 供應商員工缺乏資安意識,包括:供應商員工透過私人信箱傳遞公司內部文件,或使用企業郵箱點選陌生郵件 1.建立管理機制與教育訓練,塑造組織法律文化
2.透過CSR查驗資訊安全管理相關程序與風險鑑別
3.企業制定資料分類分級政策【機密資料保護辦法】
3 3
  • 永續供應鏈
  • 資訊安全與隱私
  • 風險與危機管理
策略 產品技術力或服務下降,致客戶選擇其他代理商 1. 定期對同仁教育訓練(普訓如法律知識或提供產品更新或原廠要求之教育訓練) 
2.持續取得原廠證照,強化技術實力
3.取得原廠之技術/解決方案夥伴資質,藉此開發新客戶,鞏固舊客戶
3 1
  • 產品研發與創新
  • 客戶關係
策略 合作過程中一直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如:轉移生產線、RD support等 1. 每周會與客戶周會確認雙方配合的事項都按計畫進行
2. 定期與客戶管理層溝通是否服務上還有需要改善修正的
3. 發生客訴要找相關部分來分析原因及未來預防對策
2 1
  •  產品研發與創新
  •  客戶關係
合規 客戶設計的產品未經授權使用某廠商的專利導致緯創被告 1. 一旦法務通知有這類情事,根據與客戶的條款,與客戶法務建立直接聯繫窗口,開始討論求取相關訴訟費用擔保
2. 定期宣導基本法律常識以防人員誤觸法律規範
3. 在報價期間,若產品有新技術,相關同仁需確認是否涉及專利
5 2
  • 客戶關係    
  • 產品研發與創新    
  • 資訊安全與隱私
營運 員工缺乏隱私與安全法律意識,傳送文件、處理機密文件時未特別留意可能隱私與個資保護責任,導致重大個資外洩事件發生 1. 制定並頒佈隱私權政策
2. 對全員公告並宣導隱私權政策,確保員工理解並遵守隱私規範
3. 安排訓練課程提升員工隱私權相關知識
4. 設置申訴舉報電話及email信箱
3 2
  • 資訊安全與隱私
  • 人才培育與發展
營運 缺少完整的廠商資安管理機制 已公告實施新版【第三方資訊安全管理規範】,強化供應商資安管控,從選商開始、廠商分級管理、定期檢視廠商資安風險,補足廠商資安管理 3 3
  • 資訊安全與隱私
  • 永續供應鏈
策略 未有明確AI治理框架、組織、管理流程與防護機制 1.篩選與公司相關法規、國際規範、已導入之規範、或客戶要求之標準
2.強化AI 生命週期風險管理
4 3
  • 資訊安全與隱私
營運 缺少了創新思維,未來三年至十年企業將面臨成長受限之風險 1. 設立新事業或前瞻單位,評估導入新技術,並提出緯創科技白皮書,每季審查,每年更新
2. 將創新技術轉化為智財,推行小組於2018成立推動,持續執行中
3 2
  • 產品研發與創新
合規 再生能源及憑證來源不足,由於廠區產能增加導致範疇二碳排增加,因此未能有效購買再生能源將無法達成集團減碳目標,或無法符合客戶期待 1.盤點及規劃廠區實際再生能源需求量
2.與第三方企業合作購買所需再生能源
2 3
  • 客戶關係
  • 氣候策略與能源管理
合規 乾旱、水災 1. 落實水資源管理與日常節水
2. 設定短中長期目標納入例行績效考評流程,以有效降低每單位營收用水量
3. 實踐水回收及廢污水管理
4. 執行乾旱與淹水等天災之情境模擬與風險評估
5. 與當地供水業者合作,於旱災時啟動特別供水機制以維持廠區運作
3 1
  • 氣候策略與能源管理
  • 水資源管理
合規 廢料處理/回收/報廢不適當 1.做垃圾分類
2.透過專業合格的處理廠商進行處理
3.依法進行聯單申報,並定期查核
4.處理廠商車輛安裝GPS
3 4
  • 空污與廢棄物
  • 永續供應鏈
營運 未能營造多元共融職場環境,發生歧視騷擾案件 1.因應法規,動態調整管理機制
2.頒布公告DEI多元平等共融政策,安排反騷擾、DEI訓練提升相關意識
3.建立申訴專線,安排專人處理及追蹤案件
3 4
  • 多元與共融
  • 商業與人權
  • 人才培育與發展
策略 員工未能瞭解公司願景與使命,進而認同並展現核心價值行為 1.於公司網頁上設置專網,溝通及宣導公司願景、使命及核心價值,並進行相對應之全員訓練
2.舉辦新人核心價值體驗營和由CEO親自主講之Wi Talk,宣導經營理念與核心價值
3.舉辦核心價值體驗活動,強化員工對核心價值的認識
4.績效管理制度納入核心價值指標,評估員工於核心價值的行為展現
2 2
  • 人才吸引與留任
  • 人才培育與發展
營運 未建立完整、完善的員工溝通管道 1. 總部與各辦公廠區均已建置多種員工溝通管道
2. 建置全球員工入口網站,傳遞一致、重要的營運訊息
3 2
  • 人才吸引與留任
策略 因全球區域經濟變化,台灣科技業人才的需求與競爭大增,導致未來在招募人才的挑戰更大,尤其國際化人才 1. 規劃產學合作專班,培養所需知識技能及推動企業實習,並於學生畢業後可直接至公司就業
2. 建立良好企業形象,打造雇主品牌,吸引合適人才
3 2
  • 人才吸引與留任
  • 多元與共融
營運 員工不熟悉道德規範或行為準則內容,違反賄賂、歧視、騷擾等相關規定 1. 制訂道德政策規範或行為準則並確實公告予員工知悉
2. 每年定期在公司內部安排行為準則教育訓練與簽署活動
3. 建置申訴與處理程序
3 3
  • 人才吸引與留任
  • 人才培育與發展
  • 商業與人權
營運 訓練與發展計畫與組織目標未能連結 1.制定管理職能並提供管理職能課程
2.持續優化新人及法遵相關課程
3.因應趨勢,提供產業技術、數位轉型、ESG課程
4.因應需求制定各BG/職類訓練藍圖
5.持續增加自我發展課程資源
3 3
  •  人才培育與發展
合規 工作環境安全管理未落實執行公司宣達事項,造成意外發生風險提高 1.建立多元通報管道
2.假日駐點機電/保全巡查及通報
3.定期緊急應變訓練(急救/火災等)
3 3
  • 職場安全與健康
  • 人才培育與發展
合規 未依國際標準及各地法規變化調整緊急應變流程方案,職業安全管理計畫不夠完整 1.緊急應變相關課程訓練
2.訂立應變管理程序
3.第三方外部稽核機構審查
2 3
  • 職場安全與健康
  •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合規 超過勞基法規定工時加班(46小時/月) HR每周監控加班時數, 提醒各部門落實管理 2 3
  • 商業與人權
  •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合規 因應勞動法規的更迭,未定期進行檢視,並未針對招募流程中常見錯誤及法律風險進行相關人員之溝通與訓練 1.建立標準化招募流程,使用統一化的招募平台,並確保各招募階段的標準操作手冊
2.定期檢視招募僱用辦法及流程是否符合法規規範
3.針對招募過程中的常見錯誤和法律風險進行定期培訓,以提高員工的知識和技能
2 3
  • 商業與人權
  • 人才吸引與留任
  • 人才培育與發展
策略 各辦公廠區之社會資源投資未與ESG政策掛勾 建置資訊彙整系統,供全球各辦公廠區定期上傳社區發展投資計劃暨執行成果,定期檢視,並彙報相關資訊於公司永續報告書 1 1
  • 社會參與
策略 未妥善規劃社會投資與捐贈行動,無法整合資源展現企業具體的社會影響力 制定慈善捐贈及贊助管理辦法,確實依循並定期檢討執行成果 1 1
  • 社會參與